-
麥康奈爾定性:國會騷亂是特朗普挑唆的
-
郭涵。
最後更新: 2021-01-20 13:45:33【立信集運】特朗普因“煽動叛亂”遭二次彈劾,令美國共和黨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19日,一直頂着壓力、兩面搖擺的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終於“割席”,首次公開承認特朗“挑唆”國會騷亂,向暴徒“灌輸謊言”。
作為共和黨大佬,麥康奈爾曾多次“護”着特朗普,包括為對方擋下了首次彈劾。美媒形容,這一最新表態,是他迄今為止對特朗普最嚴厲的指責,“如同背後捅刀”。但也有觀點認為,麥康奈爾只是想撇清共和黨與煽動國會騷亂的責任。他並沒有透露是否支持彈劾。
美國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 圖自:澎湃影像平台
據美聯社,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9日復會。在特朗普任期的最後一天,麥康奈爾首次公開就1月6日的國會騷亂批評特朗普,承諾會確保拜登的就職典禮“安全與成功”。
“暴徒被灌輸謊言。他們被美國總統與其他有權勢的人挑唆,試圖利用恐懼與暴力阻止聯邦政府第一部門通過一個他們不喜歡的特定程序。”
自民主黨13日在眾議院通過彈劾提案以來,麥康奈爾過去一週的態度左右搖擺,既放出“樂見清算特朗普主義”的消息,又拒絕在特朗普實際卸任前加速推進彈劾。
而他這番首次公開提到特朗普的表態立即引發關注,各大美國主流媒體均在頭條進行報道。
美聯社評價,這是麥康奈爾迄今為止對特朗普最嚴厲的指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注意到,他四年來很少與特朗普決裂。而相比一年前特朗普因“通烏門”首次面臨彈劾,麥康奈爾現在的態度十分不同。
當時,麥康奈爾在參議院設置種種偏袒總統的投票規則,並指責彈劾是“政治操作”,公開説“不會做公正陪審員”。
不過,《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格雷格·沙金認為,這份聲明的重要性被誇大了。他承認,麥康奈爾對即將卸任的特朗普“背後捅刀”,説出了許多共和黨人不敢説的話;但這也將暴力衝擊國會的“絞索”套在特朗普的脖子上,為包括麥康奈爾自己在內的共和黨人撇清了責任,屬於“甩鍋”。
沙金認為,麥康奈爾在大選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始終拒絕承認拜登勝選,純粹是基於一種工具性目的:維持“特朗普還有機會翻盤”的念想,換取總統動員支持者、為關鍵的佐治亞洲參議員重選出力。
期間,許多共和黨人迎合、藉助特朗普質疑選舉的言論,就是為了爭取其龐大的支持者羣體,也助長了騷亂。因此,麥康奈爾口中的“灌輸謊言”、“其他有權勢的人”,就包括共和黨和他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譴責了特朗普,麥康奈爾依然沒有表態是否支持彈劾。《國會山報》18日稱,許多共和黨人“猜不透”他的打算。
麥康奈爾上週曾向共和黨人發信稱,“願意考慮給特朗普定罪”,但關於投票“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圖恩透露,麥康奈爾還是希望經過辯論、發佈證據後做決定。
而隨着1月20日拜登新政府就職,參議院日程已被諸多事務排滿。麥康奈爾19日晚與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會談,關於何時啓動彈劾審議,依然沒有確定的安排,意味着基本將被進一步推遲。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民主黨正為提交彈劾做準備,但需要17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 圖自:澎湃影像平台
目前,特朗普仍然沒有宣佈自我赦免,一些共和黨人則希望叫停彈劾。得州參議員約翰·科寧質疑,對卸任總統進行定罪法律上是否行得通。“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這種事,也許是有充分理由的。”但有法學專家持不同看法。
對此,舒默態度堅決,稱要確保“總統犯下的嚴重過失將面臨憲法提供的最嚴重的懲罰,彈劾”。
從1月20日起,新一屆參議院兩黨議席數形成50對50的平局,而議長(副總統)哈里斯的一票為民主黨人提供了簡單多數的優勢。麥康奈爾表達了向前看、跨黨派合作的意願。他説本次美國大選“沒有授予任何一黨製造壓倒性意識形態變化的權力”,呼籲“儘可能地追求兩黨在任何可能的議題上達成協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郭涵 
-
特朗普要建新政黨,名字都起好了
2021-01-20 13:23 特朗普 -
就職前夜,拜登為40萬新冠死者點燈
2021-01-20 13:17 美國一夢 -
歐盟都放棄了,拜登政府還對瓜伊多不死心
2021-01-20 12:35 拉美左翼 -
果然,他表態稱“認同特朗普對華態度”
2021-01-20 12:05 美國大選2020 -
“別了,史上最糟糕國務卿”
2021-01-20 11:35 美國政治 -
-
趕緊通過那1.9萬億美元啊!
2021-01-20 11:09 美國大選2020 -
文在寅提名新外長,韓媒:出乎意料
2021-01-20 10:46 三八線之南 -
拜登淚別家鄉,飛抵華盛頓
2021-01-20 10:29 美國政治 -
“核足球”事關重大,特朗普如何傳給拜登?
2021-01-20 10:08 美國政治 -
最後一天,他還在給新疆“扣帽子”
2021-01-20 09:35 中美關係 -
特朗普告別演講偏不提拜登:“MAGA”運動才剛剛開始
2021-01-20 09:17 美國政治 -
真有內鬼?12名美國國民警衞隊員被調離崗位
2021-01-20 09:05 美國大選2020 -
中國成為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
2021-01-20 08:52 德意志 -
塞爾維亞衞生部長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2021-01-20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國累計死亡病例破40萬例
2021-01-20 07:06 美國一夢 -
“莫里森,懦夫!”
2021-01-19 23:02 -
俄政府:第二款疫苗有效率100%
2021-01-19 22:3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華春瑩反問彭博社記者:這是約翰遜原話?還是你們的理解?
2021-01-19 22:19 不列顛 -
華春瑩:在疫情防控問題上,數字和事實是不會騙人的
2021-01-19 22:18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 亞裔頻頻遇襲,美反華記者犯“職業病” 評論 27奇了,美媒怪中國“閉關鎖猴” 評論 440天問一號進入火星停泊軌道 評論 232汪文斌斥BBC:豬八戒掄傢伙,倒打一耙! 評論 211“抗疫英雄”紐約州長人設崩塌 評論 261最新聞 Hot
-
又有美國警察“全身而退”了...
-
首次雙邊會晤,他想讓美國“幫忙救人”
-
“地球最強國家,做得比我們還糟”
-
偷偷換圖了,沒道歉
-
“美國不能被中國揪着‘芯’”
-
她成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因提中美合作遭批
-
德國市長插隊打疫苗被停職:怕浪費
-
臉書同意付費,與澳大利亞“重加好友”
-
“我毫不懷疑,還有其他患有新冠的捐贈者器官被使用了”
-
土地送中國?這國總統親自打臉《衞報》
-
“我曾經也做美國夢,但中國人才是天賜的禮物”
-
“不能眼看着發達國家有疫苗,我們轉向了中國”
-
“抗疫英雄”紐約州長人設崩塌
-
疫苗嚴重浪費,美醫生提議“拼針”遭FDA拒絕
-
澳大利亞“吃癟”,阿根廷“上位”
-
中國取代美國,重新成為印最大貿易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