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嶽峙:“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將走向何方?
關鍵字: 李光耀李光耀逝世李光耀病逝李光耀去世李光耀是誰新加坡國父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李光耀死了新加坡怎麼辦3月23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與世長辭,享年92歲。
消息傳出後,世界各國紛紛表示悼念和慰問。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新加坡總統陳慶炎的唁電中稱李光耀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廣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戰略家和政治家”。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稱,李光耀是“具有獨特影響力的亞洲政治家”。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表示,李光耀是“歷史上真正的巨人”。
小國出了個大政治家
來自國際社會的類似評價還有很多,無一例外地將李光耀稱為“政治家”。按照我們習慣的標準,應該可以説,李光耀算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大政治家。
在中國人眼裏,新加坡是對“彈丸小國”最好的註釋。按照2014年的數據,新加坡國土面積718.3平方公里,僅相當於上海的九分之一(上海國土面積6340.5平方公里),人口約540萬,僅相當於上海的零頭(按照官方統計數據,上海人口約2500萬人)。換句話説,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家,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規模相當於上海一個大一點的區(浦東新區人口超過500萬)。
但就是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卻出了一個國際社會公認的“大政治家”。所以,不少媒體和評論者稱之為“小國巨人”。
對新加坡國內而言,“新加坡國父”的名號更是早已舉世公認。從一定程度上説,正是因為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李光耀,新加坡脱離剛獨立時危如累卵的處境,逐步走向穩定和繁榮,並建立了一套融合東西方各自長處的政治制度,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加坡模式”。用李光耀的兒子、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話説,就是在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成功地“從第三世界晉升到第一世界”。
在新加坡的語境中,“第一世界”就是“經濟最發達國家”。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高達5.4萬美元,超過美國。上海2014年的數據為9.7萬元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僅1萬多美元。在各項社會發展指數上,新加坡也絲毫不遜色於發達國家。
回顧歷史,新加坡作為一個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來”而“被迫獨立”的國家,從一開始就面臨着嚴峻的周邊環境。當時,馬來西亞還在新加坡駐紮軍隊,警察是大英帝國時期從尼泊爾招募的,甚至連李光耀個人和家庭的安全都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當時新加坡可謂“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説,當新加坡打算建立一支由新加坡政府控制的軍隊時,曾求助於埃及與印度,都遭到了拒絕。英國正在撤退,美國還不是一個靠得住的戰略盟友,馬來西亞隨時都有可能在種族主義的鼓動下進攻新加坡。就經濟而言,當時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貿易中轉站,嚴重依賴於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通道。就是從這樣的起點開始,李光耀帶領着自己的國家步步為營地走上了經濟騰飛之路。
在西方政治理論學界,“威權主義”幾乎就是為李光耀和新加坡量身打造出來的概念。新加坡沒有像西方那樣的政黨輪替、競選政治、輿論監督、言論自由等,從而被視為威權主義的典型。在新加坡被視為“東亞四小龍”的1980年代,這種威權主義政治體制帶來的經濟上的成功一度引起高度關注,但西方政治學界談論的仍然是經濟發達之後的“民主轉型”。1990年,李光耀在執掌新加坡25年之後退休,吳作棟接替出任新加坡總理,2004年,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新加坡總理。這種“父休子繼”更加坐實了西方的“威權主義”批評。
作為曾經在英國接受教育的華人,他沒有迷信西方國家正流行的“民主”理論,將整個國家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他甚至斷言,新加坡根本不需要民主制度,“如果新加坡將來搞兩黨制,我會感到十分惋惜”。
進入21世紀後,目睹“民主”帶給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混亂,他對流行的西方民主理論越來越不以為然。他説,“有一些人嚮往多黨政治、輪流執政。他們應該研習一下中國台灣、泰國和菲律賓的例子。多黨輪流執政的結果是更多的腐敗和失職。而且,一個‘自由運轉的媒體’並沒有起到遏制腐敗的作用,雖然根據美國人的‘民主’理論它原本被設計如此。更進一步地,政府的頻繁更替改變,反而阻礙了台灣和泰國的經濟發展,抬升失業率,還造成了政局的不穩定。”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一進橢圓辦公室,籤17項法令,拆特朗普的台 評論 69返鄉人員如何劃定?國家衞健委最新迴應 評論 184中方宣佈制裁蓬佩奧等28人 評論 488拜拜了,特朗普時代 評論 261農村地區返鄉人員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 評論 31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