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寧:做了一輩子學問,説幾句不招人待見的實話
最後更新: 2019-10-15 16:58:10【立信集運】
我從小在北京一所有名大學的院子裏長大。幾十年一晃而過,轉眼已到退休年齡了。人上了歲數總愛回憶往事。有時候,我會自覺不自覺地回想起我在這所大學校園中一些經歷和感悟。
不記得是哪位學術大師説過大致這樣的話:大學者,有大學問和學術大師也。現在回想和概括起來,自小到現在,我對這所大學以及大學裏的老師、教授們的瞭解與認識,也可分個“三段式”。
第一段,是叔叔阿姨、爸爸媽媽階段。
小時候有那麼一段,小同學、小夥伴們之間特別愛打聽誰誰誰的父母叫什麼名字。也許是中國人有為尊者諱的傳統和習慣,大家不大希望別的小朋友叫自己父母的名字,甚至經常為此鬧起糾紛。但是,畢竟通過這種多少帶有些戲謔的方式,我們知道了許多小夥伴父母的名字。
記得那時大家叫一個個子高高的,走路時有些前傾和微微駝背的同學“老某”,而他爸爸才是真正的“老某”。有意思的是,他們父子倆儘管年齡相距一代,但在體態和氣質上卻真的是十分相像。
第二段,是學術大家、大師階段。
等我長大了,特別是1977年恢復高考,我十分幸運地從農村考入大學,從一個風裏來雨裏去的小知青,變成了端坐明亮温暖的大學課堂上的大學生。我學的是社會科學,我從小在院裏長大的那所大學是一所文科學校。上大學時,我就發現我們許多教科書、參考文獻資料,居然都是出自兒時夥伴或同學誰誰誰的爸爸媽媽之手。哦,原來這些天天見面,平平常常的叔叔阿姨竟然滿腹經綸,是一些了不起的學問家!
等我大學畢業留校任教,走上學術道路以後,這些從小就認識的叔叔阿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進一步高大起來。他們在我們這些後學晚輩眼裏,不僅個個莊重儼然,而且慢慢地變成了人們羨慕、恭維和討好的對象。
記得有一段時間,許多外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年輕教師,還包括一些中層領導幹部,常常往我們院裏跑,無外乎是拜師學藝、託辦事。因為我住在校園裏,與那些學術大師們認識,慢慢地有不少同行、朋友跑來找我,讓我帶他們去某某老師家拜訪。於是我一時間居然成了“帶路黨”。
不過那時的風氣還沒有現在這麼壞,外地來的同志們也就是隨手帶些廣東人文雅地稱為“手信”的伴手禮。記得80年代末,甚至到了90年代初,大家喜歡帶“果珍”,一種橙汁粉,還有就是“麥乳精”。經常是一手提一個塑料袋,裏面裝一盒果珍和一盒麥乳精。
我並不情願帶大家去,但礙於情面也只得勉為其難。一般帶到門口敲開門介紹一下轉身離開,但往往也拿上盒果珍或麥乳精。汗顏,汗顏!
第三段,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階段。
時光匆匆,不覺之間我們一代也成長起來,慢慢地變成科研教學骨幹,慢慢地接過了老師們的班。我們的老師們紛紛退休、漸漸老邁。這時又一個變化來了,讓我多少有些想不到。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無意中發現院裏許多退休的老教授及家人在賣廢品的時候,把家中藏書、資料等當作廢書報、廢品賣掉了。前不久我的一位同事,如今也是著名學者了,十分感慨地説,居然在“孔子舊書網”上看到了自己當年懷着崇敬感恩之心,恭敬簽上名字送給恩師的著作。我也留意到,我去一些老師家時,書房裏書架上淨是小孫們的《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兒童讀物。
- 原標題:房寧:做了一輩子學問,説幾句不招人待見的實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李心草家屬闢謠“買熱搜”,視頻中女生和校方也發聲了
2019-10-15 16:37 -
外交部:中美在達成經貿協議問題上是一致的
2019-10-15 16:28 中美關係 -
廣西應急管理廳:化工廠爆炸已致4死6傷
2019-10-15 16:16 -
港高院頒臨時禁制令:禁止滋擾破壞警察宿舍
2019-10-15 16:12 香港 -
重大博物館捐贈者女兒:父親在住院,展品已經過鑑定
2019-10-15 15:52 -
外交部:中方將加快採購美國農產品
2019-10-15 15:51 中美關係 -
與2名女學生髮生不正當關係,江西教師被刑拘
2019-10-15 15:27 -
知古鑑今 習近平這樣激勵文藝工作者
2019-10-15 15:21 習近平文藝座談 -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被捕
2019-10-15 15:21 依法治國 -
習近平致信祝賀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開幕
2019-10-15 15: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垃圾分類終於輪到北京,個人扔錯擬罰200元
2019-10-15 14:55 垃圾分類 -
警方通報“教師涉嫌性侵女學生”:涉事者被刑拘
2019-10-15 14:51 -
廣西玉林化工廠爆炸:4死6傷
2019-10-15 14:12 -
讓學生吃垃圾 涉事老師被刑拘
2019-10-15 14:04 中國雷人秀 -
聽説,這叫“量子波動速讀”
2019-10-15 14:00 打擊網絡詐騙 -
北京擬規定:酒店主動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最高罰5000元
2019-10-15 13:30 垃圾分類 -
重大花670萬建了個贗品博物館?專家:假得荒唐
2019-10-15 13:20 文化 -
重大花670萬建了個“贗品”博物館?專家:假得荒唐
2019-10-15 11:42 -
滬首例“鹹豬手”入刑案宣判:判刑6個月
2019-10-15 10:53 依法治國 -
郎平:非常像!朱婷:震驚了!
2019-10-15 10:50 中國電影
相關推薦 - 中方宣佈制裁蓬佩奧等28人 評論 243拜拜了,特朗普時代 評論 218農村地區返鄉人員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 評論 307春節返鄉人員須持有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 評論 325井下又傳來一張紙條 評論 26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