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寧:貴人
最後更新: 2019-09-10 11:02:02【立信集運】
有言道:能指出你的不足又肯幫助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想想自己一路走來,也確實遇到了不少這樣的貴人。
享受寫文字
我很慚愧,大學畢業後沒有再像許多同學,甚至沒有像許多學生那樣繼續考研、深造。結果別的不説,在自己家裏我的學歷最低,現在只比上幼兒園的小孫高。但聊以自慰的是,我還算認真勤勉,在工作與事業上還算努力,沒有掉隊。再讓朋友們笑話的是,我內心裏比較自信自己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我所從事職業的基本功,我幾乎每天都要做文字工作。過去有位領導對我們講:咱們是文章報國。領導的話把我們的文字工作提高到了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的高度。我也對單位裏年輕同事説過:“咱們是幹什麼的?看看工作地點就知道了。這裏叫‘寫字樓’,我們工作説白了就是寫字!”
説起寫字乃至寫作,其實我們從小,至少是從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始被訓練遣詞造句,學習寫一些簡單的文字。到現在成為專業社會科學工作者、智庫學者,我們工作產出主要是靠文字體現的。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快40年了,一直以來始終和文字打交道,特別是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這近20年,幾乎天天寫。可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自我感覺寫起文章早已駕輕就熟,質量高低不好説,至少不費勁兒。豈止是不費勁,甚至可以説是很容易很享受。
有兩類文字我最喜歡寫,一是自選題的論文報告一類,二是有感而發的散文隨筆。不敢吹牛,即使是現在,我可不是什麼文章都能應付自如。有些交辦的、不熟悉也無甚興趣的“命題作文”,我寫起來心裏很發怵,總是拖着,拖到最後勉強交差。但對我自己想寫的論文、報告,不吹牛,我總能一揮而就。再有就是寫各類隨筆、雜感類,尤其多年來給媒體報刊寫評論,那堪稱享受。
我常常是在晨跑的時候構思,我開玩笑地説:短文,3000米就夠了;長文,要跑6000米才行。有人寫文章要拉開架勢,要有整塊時間。我一天裏任何時間都能寫作,飛機上、高鐵上,只要靜下心來,10分鐘就能進行寫作狀態。不過寫散文隨筆一類,我還是喜歡晚上坐在書房裏,把燈一關,藉助電腦屏幕亮光敲擊鍵盤。這類短文寫起來不費腦子輕鬆愜意,我説這是用指尖寫的文章。
對於專業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和智庫學術研究的學者來説,比較難的是不同類型研究工作及其相應類型文章的寫作。中國社會科學院有“三個定位”之説,即“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的思想庫智囊團和哲學社會科學最高學術殿堂”,對應這三個定位是這個單位的三種功能,三種功能的表現是三類文章,在我們政治學研究所被稱為三論:政論、策論、文論。
政論,即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誌等官方權威報刊上發表政見,闡述官方意識形態、大政方針等等。這是我們單位的自身價值之一,否則國家幹嘛職稱、俸祿的供養着袞袞諸公?!那可也民脂民膏啊!策論,自然是作為國家級智庫要做的諮政建言獻策。文論,則是傳統意義上的所謂“學術論文”,那主要是在研究實際問題過程中的理論抽象與積澱的成果,換言之,文論主要是在政論和策略基礎上,經過政論、策論寫作積累到一定程度上產生的。
有不少人沒搞過多少實際問題研究,沒寫過多少像樣的政論、策論,就想搞理論研究、學術研究,那真叫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對於我們來説,寫作比較難的是會寫三類文章,能夠熟練地進行話語體系之間的轉換。我的許多同事有的能寫這三類文章中之一、二,但三種文體都能掌握並運用自如的實在不多。有的學者只會一手,其他敬告闕如。對於我本人來説,則是要經常在這三者之間遊走轉換,“三中(種)全會”是起碼的要求。
其實,寫作與説話、唱歌、跳舞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表達。而三種不同文體的寫作與表達,實際上反映的是對社會生活不同視角、不同層次的觀察與認識。能夠從三種不同的視角與層次認識同一對象,説明了對觀察與研究對象的深入的、綜合性的理解,這不僅是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更是思維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表現。
不管怎麼説,年逾耳順之年的我是非常感恩的。我這一輩子非常幸運,在我選擇和從事的職業中從來沒有感覺過艱難,至少在寫作這項基本工作中一直比較順當。
- 原標題:房寧:貴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 李泠 
-
【立信集運】勇於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
2019-09-10 10:41 -
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重新回國
2019-09-10 10:09 中國外交 -
高中生竊取1億條個人信息銷往海外,被捕時同學老師都驚了
2019-09-10 09:33 網絡戰線 -
剛被炒,又獲聘?!國泰迴應
2019-09-10 09:27 香港 -
香港真實現狀到底怎樣,外國小哥在外網po了個視頻…
2019-09-10 09:12 心連心 愛香港 -
港生報考內地大學增加近一成:大多願意留在內地工作
2019-09-10 08:52 香港 -
黑猴出沒抓傷多人 有人手筋都斷了
2019-09-10 08:51 觀察動物 -
沒帶身份證也能乘機!203家機場先行
2019-09-10 08:39 航空安全 -
“沒事,拍電影呢!”這個抓捕現場很暖心
2019-09-10 08:38 暖心聞 -
硬核高校用吊車幫新生搬行李,完全不給學長機會哈哈哈…
2019-09-10 08:30 趣讀 -
-
港警已取得“爆眼女”醫療報告
2019-09-10 08:03 香港 -
港台、中美貿易都是我們的機遇,需要一批粟裕式的戰將
2019-09-10 07:40 這就是中國 -
香港旅遊業如遇“10級地震”,迪士尼變“無人樂園”
2019-09-10 07:25 香港 -
中秋節前,中紀委公開曝光六起違反八項規定問題
2019-09-10 07:21 廉政風暴 -
全國人大擬考慮修法賦予地方更大立法空間
2019-09-09 21:19 政策風向標 -
香港“爆眼女”拒絕提供醫療報告 真相究竟是什麼?
2019-09-09 21:14 香港 -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2019-09-09 21:0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向築夢人致敬!習近平這樣談教師
2019-09-09 20:3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為韓國瑜造勢卻被韓粉趕下台,馬英九:錯愕
2019-09-09 20:17 台灣
相關推薦 - 一進橢圓辦公室,籤17項法令,拆特朗普的台 評論 69返鄉人員如何劃定?國家衞健委最新迴應 評論 184中方宣佈制裁蓬佩奧等28人 評論 488拜拜了,特朗普時代 評論 261農村地區返鄉人員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 評論 31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