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爾·茲比拉天、史蒂夫·列維茨基:美國民主還能再搶救一下嗎?
最後更新: 2021-01-11 10:08:26導讀1月6日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事件,提醒了我們美國民主的潰敗。目前共和黨與民主黨的二元對立,是美國自憲政制度重建以來史上最深刻的兩極化,引發了現在的打破規範、挑戰美國民主制度的瘟疫。
本文節選自《民主是如何死亡的》一書,作者認為特朗普政府及共和黨組織核心空洞化導致了美國目前的政治危機,通過分析德國基民盟的建立,試圖為美國的危機尋找出路。由於兩位作者受限於立場,僅僅從民主黨的角度出發對共和黨進行批判。然而美式民主積弊已久,拯救之路任重道遠,作者對於民主黨寄予的厚望是否能成真,依然有待時間的考證。
【立信集運】
在美國,政治學家們提出過[1]許多種選舉改革——僅舉幾例,終結重劃選區不公、開放初選、強制投票、選舉國會議員的替代規則——這可能緩和美國的黨派敵意。然而其效力的證據仍很隱晦。我們認為專注在驅動美國兩極化的兩個潛在力量會比較有價值:種族宗教重組和惡化的經濟不平等。我們認為,處理這些社會基礎必須要重新洗牌美國政黨所代表的東西。
共和黨[2]向來是兩黨裂痕的主要驅動者。二〇〇八年起,共和黨有時在掣肘、黨派敵意與極端政策立場方面表現得像個反體制政黨。它的二十五年右傾過程是組織核心空洞化造成的。過去二十五年來,共和黨的領導架構被掏空了精華——先是因為資金充裕的外圍團體興起(像是Americans for Tax Freedom、Americans for Prosperity和其他許多),他們的募款能力讓他們多多少少能主導許多共和黨民選官員的政策議題,接着還有福斯新聞等右翼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像柯赫兄弟等富裕的外部金主與有影響力的媒體名人,比共和黨自己的領袖更能夠影響民選的共和黨官員。共和黨仍在全國各地勝選,但是以前所謂的共和黨「建制派」如今變成了幽靈。如此空洞化[3]讓黨很容易被極端派掌控。
柯赫兄弟(資料圖)
減少兩極化必須靠共和黨改革,甚至直接解散重組。首先,共和黨必須重建自己的體制。意思是在四個關鍵領域奪回領導階層控制權:財務、草根性組織、宣傳和提名候選人。唯有黨內領袖擺脱外部金主與右翼媒體的掌控才能進行自我改造。這需要重大的改變:共和黨人必須排除極端元素;他們必須建立更多元的選民結構,讓黨不再重度依賴萎縮中的白人基督徒鐵票;他們也必須設法不靠白人民族主義,或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弗雷克所謂的「民粹、排外和煽動的食糖亢奮」[4]訴求贏得選舉。
重新建立美國主要的中間偏右政黨是個苦差事,但是這種轉變是有歷史先例的——而且在更艱難的情境中成功。只要成功,保守政黨改革[5]會觸發民主的重生。特別戲劇性的例子是西德在二次大戰後的民主化。這項成就的核心是個被低估的發展:德國的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聯盟(CDU)[6]從喪失信用的保守與右翼傳統的廢墟中組成。
一九四○年代之前,德國從未有過組織良好、能勝選的保守派政黨,而同時是既温和且民主。德國的保守主義[7]長期被內部分化與組織缺陷摧殘。尤其是保守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的激烈分化製造了極端派與專制勢力可利用的中間偏右政治真空。這個趨勢在希特勒掌權時達到最低潮。
一九四五年之後,德國的中間偏右在不同的基礎上重建。基民盟遠離極端派與專制派——主要由具備「無懈可擊的」反納粹資格[8]的保守派人物(象是康拉德·艾德諾)創立。該黨的成立宣言表明它直接反對舊政權與其代表的意義。
基民盟黨魁赫密斯(Andreas Hermes)曾形容斷層規模之大,在一九四五年評論説:「舊世界沉沒了,[9]我們想要建立一個新的……」基民盟提供了德國民主未來的清晰願景:[10]拒絕獨裁體制、擁抱自由與包容的「基督徒」社會。[11]
基民盟也把基本盤拓展與多元化,招募天主教徒與新教徒。這是個挑戰。但是納粹與二次大戰的創傷説服了保守天主教與新教徒領袖們克服曾經分裂德國社會的長久歧異。如同某基民盟地方領袖所説,「天主教與新教徒的密切合作,[12]以前只發生在監獄、地牢與集中營,終結了舊衝突並開始建造橋樑。」
當天主教與新教的基民盟新領袖們在一九四五到四六年創立期挨家挨户到信徒家,他們實現了即將重塑德國社會的中間偏右新政黨。基民盟變成了德國戰後民主的支柱。
美國在鼓勵基民盟成立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美國今天要從這些成功案例學習,幫助搶救自己的民主,真是歷史的一大諷刺。言明在先:我們無意把川普或其他任何共和黨人跟德國納粹畫上等號。
但德國中間偏右的成功重建提供了共和黨一些有用的教訓。就像德國經驗,現在的共和黨人必須從陣容裏排除極端派,與川普政府的專制與民族主義傾向劃清界線,在白人基督徒之外設法拓展黨的基本盤。
- 原標題:丹尼爾·茲比拉天、史蒂夫·列維茨基:搶救民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趙珺婕 
-
又一名國會警察死亡,美媒稱系自殺
2021-01-11 09:30 美國大選2020 -
“總統分享核武決策權,美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2021-01-11 09:25 -
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21-01-11 08:42 朝鮮現狀 -
美國新增確診27.4萬例、死亡1935例
2021-01-11 07:0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泰國將向中國購買200萬劑新冠疫苗
2021-01-10 22:3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特朗普被曝在白宮大喊:“我不會辭職!”
2021-01-10 19:34 美國政治 -
日本檢出不同於英國及南非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01-10 18:4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國會山淪陷前,特朗普一家在…
2021-01-10 17:50 特朗普 -
“軟實力”提出者:美國轉折點到了
2021-01-10 17:49 特朗普 -
特朗普離任在即,“美國之音”所屬機構CEO攤上事了
2021-01-10 17:24 美國一夢 -
BBC新疆採訪視頻遭打臉:沒有一處符合事實
2021-01-10 15:51 外媒看中國 -
“我媽説帶姨媽去做手術,卻出現在…”
2021-01-10 15:17 美國政治 -
推特連“1984”也禁?
2021-01-10 12:40 美國一夢 -
“他的手機真成一塊板磚了”
2021-01-10 11:14 特朗普 -
美CDC主任:國會暴亂可能導致重大傳播事件
2021-01-10 11:00 美國一夢 -
這時候了,他還不忘對台灣搞小動作
2021-01-10 10:13 中美關係 -
這些“紅人”,被挨個清算
2021-01-10 10:10 美國大選2020 -
@烏合麒麟 新作來了:三權分立
2021-01-10 09:59 美國政治 -
若國會襲擊發生在其他國家,西方媒體會如何報道?
2021-01-10 08:56 美國一夢 -
美國H-1B簽證新規:取消抽籤 按薪資水平分配
2021-01-10 08:50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為渲染香港防疫“不人道”,CNN又從小孩下手了 評論 47趙立堅:狼狽為奸! 評論 649多部門出台措施:支持台胞台企參與大陸農林發展 評論 124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若有人執意對抗,惟有奉陪 評論 363華為宣佈開收5G專利費:每台上限2.5美元 評論 445最新聞 Hot